南召縣關于做好通道綠化工作的通知
各鄉鎮人民政府、縣直有關單位:
今冬以來,按照縣委、縣政府大造林大綠化工作部署,各鄉鎮、各單位精心組織,科學規劃,創新機制,加大投入,大力開展通道造林綠化,取得了顯著成效。為確保綠化效果,加強新栽幼樹管護工作,根據督查中發現的問題,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:
一、加大工作力度,解決缺檔斷帶問題
實地督查過程中,發現各鄉鎮、各路段都不同程度的缺檔斷帶問題,主要原因是立地條件差或土地流轉困難。要求各鄉鎮、各單位要高度重視,加強組織領導,制定工作方案,深入田頭地塊,深入每個相關農戶,耐心細致做好思想工作,完善土地流轉手續,高鏟低平,確保通道造林全線相連,增強景觀效果。
二、嚴格技術標準,抓好措施落實。
一是嚴把整地關。整地方面存在整地質量不合格的問題,主要是樹穴較小、需要換土而沒有換土就栽植的現象較多,極易造成苗木死亡或成活后生長不良,形成“小老樹”,嚴重影響景觀效果。要求各鄉鎮嚴把整地關,整地質量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栽植,米徑10厘米以上苗木樹穴不低于1米見方,米徑5厘米以上苗木樹穴不低于60厘米見方,立地條件差的地方必須進行換土,換土比例不低于3倍的土球體積,確保苗木栽植后能正常生長。
二是嚴把苗木關。苗木方面主要存在粗度不夠、分枝點低、樹冠形狀差、土球過小等問題。各鄉鎮、各單位要嚴格按照規劃設計的要求,不得改變樹種和降低苗木規格,確保所栽苗木達到米徑在5厘米以上、分枝點1米以上(石楠1.5米以上)、樹干通直、冠形圓滿的標準,所帶土球直徑不低于1比8的比例,即米徑10厘米的苗木土球直徑不低于80厘米。
三是嚴把栽植關。栽植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栽植過深或過淺,苗木沒有分揀,用尼龍繩和膠布條纏繞土球的,土球包裝物沒有剪開等。要求各鄉鎮、各單位要嚴格按照技術方案,栽植時對苗木進行分揀,將苗木粗度一致、分枝點相近、冠形相同的苗木栽植在一起,確保在之后的美觀效果;要嚴格把握栽植的深度,原則上栽植封土后與地面平;栽植時要保持土球完整,栽植后要剪土球包裝物,特別是尼龍繩和膠布條,有利于苗木生根成活。
四是嚴把管護關。實地踏查過程中,發現部分路段栽植后沒有澆水或澆透水,大規格苗木沒有支撐或支撐質量較差,大部分苗木沒有進行修剪等問題。要求各鄉鎮要盡快對所栽樹木進行澆水,要確保澆足澆透,然后封土防凍;對米徑8厘米以上大規格苗木要立即進行有效的支撐固定,防止被風吹動,影響樹木成活,支撐材料要采用杉木條,接地端要用地釘固定,上方要用膠布條與主干固定,真正起到固定支撐作用;同時,采用無紡布對苗木主干進行包纏,減少水分蒸發和樹干損傷,要立即組織人員對苗木進行修剪,玉蘭修剪采用截頭和疏枝相結合的方法,主干枝剪去1米,側枝剪去50厘米,內膛枝根據樹冠的飽滿程度剪去30%——50%;紅葉石楠苗木在保持樹高一致的前提下,截冠不低于20厘米,在保持樹形一致的前提下,疏枝疏葉40%——60%。
要求各鄉鎮對栽植的苗木按照上述要求逐一進行檢查,苗木不合格的更換合格苗木;整地不合格的要將苗木挖出,整地合格后重新栽植;沒有修剪或修剪不合格的,重新進行修剪;沒有支撐或支撐不合格的重新進行支撐;交通、公路等單位所栽樹木,與設計樹種不一致的要更換樹種。
三、明確責任主體,落實造林責任
各鄉鎮、各單位要全面推行造林、管護管理責任制,創新機制,做到造林、管護措施到位、人員到位、責任到位。牢固樹立“三分造、七分管”的科學造林理念,按照包栽包活、責任到人的管護責任體系,確?!霸缘蒙?、管得好、護得住”。
四、嚴格林業執法,保護綠化成果
各鄉鎮要認真宣傳《森林法》等法律法規,依法保護森林資源,及時制止毀林事件,防止人畜損壞,確保栽一棵、活一棵,造一片、成一片。同時加大對新造林木管護工作的宣傳力度,努力在全社會營造“愛綠、植綠、護綠”的濃厚氛圍,引導群眾樹立依法護林的理念,切實保護好造林綠化成果。
- 上一篇:首屆中國·南召玉蘭花會新聞發布會召開 2017/3/20
- 下一篇:南陽市召開2017年全市大造林點評會 2017/2/23